內容來自sina新聞

圖文57層樓19天建成你敢住嗎?



楚天都市報訊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湖南長沙一棟57層高樓19天建成,平均1天蓋3層的迅雷之速引發國內外輿論的廣泛關註。一位加拿大網民驚呼,“第一次看此新聞還以為是假的”,更有人唏噓,“照此發展,羅馬一日建成指日可待”。

據建造方稱,這棟樓高200餘米,采用可持續建築模塊化材料,95%的工程量在車間內完成,所謂的“19天建台中市提早清還貸款成”,用“搭建”來描述更為準確。難怪有媒體以

“堆積木”形容此樓的建造過程,原來不怪工人趕工期,也不怪網民不理解,是這技術變化快。然而,“高科技”這般“堆砌”的大樓你敢住嗎?(3月19日《新華每日電》)

■網友熱議哪家銀行個人信貸利率最低信貸年息

擔心

@葉紫99610:19天就建好瞭,快得有點接受不瞭,還有種惶惶的感覺。

@吳怡希080108:造房子也比速度?安全生產,質量安全。不是說得好玩的。

支持

@風之我行我素:當年福特T型轎車的流水線生產,一輛轎車的生產時間由700小時縮短到12.5小時,不知道當時的人會不會嘲笑福特的T型轎車會一開就垮。

@52番茄炒雞蛋:材料基本預制好瞭,隻是組裝的時間,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何以消解公眾之“憂”

盡管建築專傢表示,安全性沒有問題,高層建築模塊化、標準化、現代化或為未來發展方向,但當被問及“敢住嗎”等問題,多數人的回答依舊是“遠遠看看就好”。

就公眾對此事的反應來看,人們的安全意識、質量觀明顯提升,對知情權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公眾之“憂”與科技之“優”之間,少瞭精準科普、理性宣傳與科學溝通的步驟。公眾沒有得到及時的科普,“標題黨”“奪眼球”的輿論氛圍再添“憂”愁,尚存疑慮的消費者怎能對“拔地而起”的“速成”高樓產生信任?

如何處理好“敢建”和“願住”的關系,與處理好“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同樣重要。你的建築倘若固若金湯,你的施工信息也應公開敞亮;你提前征求施工意見、充分溝通,滿足瞭大傢的知情權,公眾也便不再疑慮重重。

人類對居住環境的期許、對生活質量的需求,正經歷著由“從無到有”向“從有到優”的轉變。在創造速度奇跡之餘,中國經濟包括建築經濟的發展應當兼顧對於人的全面細致的理性關懷。



新聞來源http://wh.house.sina.com.cn/news/2015-03-20/0746598446986017090740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centjbzl9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