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sina新聞

供應指標全面滑坡 房價埋上漲伏筆

  "國五條"調控政策發佈,使得一季度房地產數據呈現出明顯分化特征。國傢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0898萬平方 米,同比大增37.1%。但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住宅施工面積增速、住宅新開工面積、房企購地面積等指標全面下滑,反映出供應端熱情驟減。

  事實上,隨著前一段時間樓市銷售的火爆,一些城市的樓市庫存已降至歷史低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若這種情況不能得到改善,個別區域房地產市場將在未來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態勢,從而給房價帶來上漲的壓力。

   供應數據不樂觀

  今年2月下旬和3月初,"國五條"及其細則出臺將市場分割為截然不同的形態,數據表現同樣有明顯差別。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全國商品房銷 售面積2089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1%;商品房銷售額13992億元,增長61.3%。在前兩月市場銷售陡增之後,上述指標分別回落12.4個百 分點和16.3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調控政策出臺後,市場中的恐慌情緒開始弱化,不少地方的樓市成交量有所下滑。但不少購房者仍在追趕政策窗口,使得整體銷售增速仍處於相對高位。

  偉業我愛我傢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銷售額同比漲幅超過60%的情況,為近幾年來所少見,這也意味著今年樓市銷售迎來亮麗的開局。

  相比之下,供應方面的數據則不容樂觀。今年1-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13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2%,增速比1-2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9013億元,增長21.1%,增速回落2.3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6%。

  同期,房屋新開工面積38873萬平方米,下降2.7%。房屋竣工面積19473萬平方米,增長8.9%。數據還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房地 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613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0%,降幅比1-2月份擴大3.4個百分點。自去年3月以來,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增 速始終為負。

  歷史數據顯示,最近一年來,我國房地產供應方面的數據指標一直處於低位。今年前兩月,供應端的缺口有明顯的收窄趨勢,但調控政策的出臺顯然影響瞭供應熱情,使得這些指標再次掉頭向下。

  成交或明顯萎縮

  在多數分析人士看來,需求端和供應端表現出的"一增一減"趨勢,已給後市蒙上一層陰影。若這種趨勢得以延續,未來的市場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形勢,並進而給房價帶來上漲的壓力。

  按照國傢統計局的數據,截至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2441萬平方米,比2月末增加536萬平方米。但與一些二三線城市的庫存積壓不同,經過此前的爆發式銷售,一些熱點城市的庫存已經告急。

  根據北京市住建委的信息,截至4月14日,北京市場的新房住宅(期房+現房)庫存僅為64065套,為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市場人士分析,按照當前北京市場的銷售速度,上述庫存仍有較長的去化周期,而一旦需求爆發,這一庫存規模隻能支撐半年左右。

  事實上,在對後市供不應求的判斷之下,房企擁有瞭更多堅守價格的理由。亞豪機構市場部總監郭毅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調控加碼的情況下,近期北京、上海等城市頻現高價地,便體現出企業對後期房價的看漲。

  另一組數據同樣支持這一判斷: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26962億元,同比增長29.3%,增速雖比前兩月回落4.4個百分點,但仍比去年全年的水平高出一倍以上。資金壓力的緩解使得房企不會尋求"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

  對於後市走向,胡景暉認為,需求已在第一季度提前釋放,將使未來數月的市場交易出現明顯萎縮。而在"量縮"的情況下,短期房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動力,可能維持穩中略降的勢頭。

  從中長期而言,胡景暉認為,政策出臺之後,市場恢復周期一般將持續13個月左右。由於土地購置面積持續下滑,未來的商品房市場的潛在供應量勢必受到影響。因此,1年或者更長時間之後,總體市場還將面臨嚴重的供不應求,如果政策不發生變化,房價上漲壓力依然很大。

負債整合新竹急用錢去哪借信貸年息個人信貸銀行推薦新北市淡水區房屋貸款房屋信貸民間信貸

新聞來源http://yt.house.sina.com.cn/news/2013-04-16/07402071297.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centjbzl9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